“出生于乡镇企业的雨露之下,成长于改革开放的浪潮之中,每一家企业都有自己的特征,宛如自己的孩子,一眼便能认出,正如同法拉利,看到那匹‘马’,仿佛看到了企业的腾飞姿态。希望我们的气弹簧,未来有一天,人们也能记住我们的特征。”拿着手中的产品,常州气弹簧有限公司总经理施萍华憧憬着与企业一起飞跃。
其实,施萍华回到父亲创办的企业,并非她的初衷,但看到父亲一天天老去,却依旧早出晚归忙碌,她于心不忍,下定决心接手家族企业,这也就有了目前施萍华的企业梦想……
辗转回到家族企业
1999年,未满20岁的施萍华前往新加坡求学。第二年,已经适应了国外生活的她,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规划,便毅然转学,从新加坡飞往新西兰,在一所国立大学攻读金融专业。
随后,施萍华在新西兰学习了4年,之后,她凭借着自己所学,在一家新西兰金融机构上班。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,已经可以在外企中独当一面。
人生事业的第一站,施萍华十分满意。然而,一通越洋电话之后,她开始思念父亲,想到父亲只有自己一个女儿,心中难掩失落。于是,施萍华订了回国的机票,拎着自己的行李包,登上了归来的航班。
归国后,施萍华并没有立即回到常州气弹簧有限公司,而是继续在证券公司上班,然后嫁为人妻,过上平稳的生活。然而,看到父亲的华发日生的状态,施萍华的眼中的泪水开始打转,她开始思索:父亲即将到退休的年龄,却依然在创业的途中不断拼搏,如果有一天父亲因为年龄无法掌舵企业,那么,眼看着自家的企业就此结束?
施萍华决定再次择业,进入父亲创办的企业,从父亲的助手开始做起……谈起当初的选择,施萍华并不后悔:“其实,当初我也不想进入自家的企业,但是转念一想,企业是我父亲的心血,如果就此转手或者歇业,是对父亲一辈子的否定。与其在外过着朝九晚五的悠闲日子,不如回到企业,帮助企业的发展,或许能成为我的另一种生活方式。经营企业虽然比以前做白领忙碌,但却充实了我的人生,何乐不为?”
增加企业现代烙印
从2010年开始,施萍华逐渐对企业的经营有了更多的认识,也对企业的未来有着自己的规划。
在父亲退居二线之后,施萍华全面启动了公司的转型升级,期间,常州气弹簧有限公司成功参与制定了《压缩气弹簧技术条件》、《可锁定气弹簧技术条件》、《座椅升降气弹簧技术条件》三项国家标准。
2012年,施萍华开始对企业正式改革,在原先公司存在技管部、生产部、销售部、财务部、办公室的基础上,分离技管部为技术开发部和质管部,增加设备部、外贸部,希望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,提升产品质量,同时拓展海外市场。
不仅在营销领域有着自己的见解,施萍华对于用人方面也有自己的选择。2010年,办公室的文员小岳,被施萍华提拔为质管部经理。施萍华发现,小岳对于孩子学校布置的手工制作,每次都将手工艺品做到尽善尽美,她认为,既然小岳能如此对待学校的“作业”,也能很好地完成质量管理。
施萍华的举措赢得了员工的信赖,而企业的管理也日趋完善。在苏南地区,很多企业的员工都喜欢跳槽,但在常州气弹簧有限公司,98%的员工都是老员工。用员工们的话说:“我们舍不得离开,在这里,就是一个家,离开了家,就意味着漂泊……”
施萍华认为,现代企业不能全由老板一个人负责,应该让员工共同参与,只有这样,才能调动各方的积极性,才能让企业长久地运营下去。
出任公司总经理至今,施萍华慢慢接过了父亲手中的接力棒,矢志不渝地发展壮大企业。如今,已经完成了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施萍华,并非整天奔波在销售途中或生产车间,她分设了两位副总,每位副总带领一个团队,平时由副总负责生产和经营,只有决策企业未来发展方向时,施萍华才会发声……
打破外贸“0”的突破
其实,在施萍华入主常州气弹簧有限公司之前,公司已经是中国国内气弹簧界的隐形冠军。1991年,常州气弹簧有限公司正式成立,1994年,产品成功打入南京依维柯,并且成为南京依维柯的免检供应商;1995年成为大、小金龙的供应商,1996年被郑州宇通选为合格供货商,1997年携手沃尔沃,1998年联手比亚迪,2006年进驻高铁……
随着施萍华的回归,公司迎来了新的变化——拓展国际领域。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,常州气弹簧有限公司的外贸业务总额已经突破百万元,占据公司的总体销售额虽不大,却已经实现了外贸“0”的突破,产品成功进入了意大利、韩国、新加坡、沙特、南非等诸多市场。
“我们的目标是学习和追赶德国的先进气弹簧生产企业——斯泰必鲁斯,目前,我们产品的质量已经可以和斯泰必鲁斯的产品抗衡,但是在某些参数方面还有差距,这就是我们坚持发展外贸的原因之一,通过国际渠道,了解世界先进的技术,从而改善自己的产品,最终一举超越。”施萍华对企业的掌控已经日趋成熟。
为了赢得未来的市场,施萍华聘请了年轻的生产副总,对产品的零部件进行开发,同时,返聘年逾古稀的技术专家,共同研究产品,以期完成气弹簧领域的另一次革新,促使产品成为市场的新宠。
“企业不能只靠我一个人,需要团队的力量,尤其是在讲究高品质的今天,我们会抱团作战,面向未来。”外表柔弱的施萍华,说出了掷地有声的话语,“家庭也是如此,需要大家的齐心协力。对于企业和家庭,我都会不离不弃,这是我的承诺。”
后记:每一个创二代的内心都有着一个坚强的自我,施萍华说:“压力大的时候,就和亲朋好友一起旅游,放松心情,归来后,我又是一个充满能量的勇士”。这就是施萍华,一个接手家族企业创二代的写照。
其实,施萍华回到父亲创办的企业,并非她的初衷,但看到父亲一天天老去,却依旧早出晚归忙碌,她于心不忍,下定决心接手家族企业,这也就有了目前施萍华的企业梦想……
辗转回到家族企业
1999年,未满20岁的施萍华前往新加坡求学。第二年,已经适应了国外生活的她,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规划,便毅然转学,从新加坡飞往新西兰,在一所国立大学攻读金融专业。
随后,施萍华在新西兰学习了4年,之后,她凭借着自己所学,在一家新西兰金融机构上班。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,已经可以在外企中独当一面。
人生事业的第一站,施萍华十分满意。然而,一通越洋电话之后,她开始思念父亲,想到父亲只有自己一个女儿,心中难掩失落。于是,施萍华订了回国的机票,拎着自己的行李包,登上了归来的航班。
归国后,施萍华并没有立即回到常州气弹簧有限公司,而是继续在证券公司上班,然后嫁为人妻,过上平稳的生活。然而,看到父亲的华发日生的状态,施萍华的眼中的泪水开始打转,她开始思索:父亲即将到退休的年龄,却依然在创业的途中不断拼搏,如果有一天父亲因为年龄无法掌舵企业,那么,眼看着自家的企业就此结束?
施萍华决定再次择业,进入父亲创办的企业,从父亲的助手开始做起……谈起当初的选择,施萍华并不后悔:“其实,当初我也不想进入自家的企业,但是转念一想,企业是我父亲的心血,如果就此转手或者歇业,是对父亲一辈子的否定。与其在外过着朝九晚五的悠闲日子,不如回到企业,帮助企业的发展,或许能成为我的另一种生活方式。经营企业虽然比以前做白领忙碌,但却充实了我的人生,何乐不为?”
增加企业现代烙印
从2010年开始,施萍华逐渐对企业的经营有了更多的认识,也对企业的未来有着自己的规划。
在父亲退居二线之后,施萍华全面启动了公司的转型升级,期间,常州气弹簧有限公司成功参与制定了《压缩气弹簧技术条件》、《可锁定气弹簧技术条件》、《座椅升降气弹簧技术条件》三项国家标准。
2012年,施萍华开始对企业正式改革,在原先公司存在技管部、生产部、销售部、财务部、办公室的基础上,分离技管部为技术开发部和质管部,增加设备部、外贸部,希望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,提升产品质量,同时拓展海外市场。
不仅在营销领域有着自己的见解,施萍华对于用人方面也有自己的选择。2010年,办公室的文员小岳,被施萍华提拔为质管部经理。施萍华发现,小岳对于孩子学校布置的手工制作,每次都将手工艺品做到尽善尽美,她认为,既然小岳能如此对待学校的“作业”,也能很好地完成质量管理。
施萍华的举措赢得了员工的信赖,而企业的管理也日趋完善。在苏南地区,很多企业的员工都喜欢跳槽,但在常州气弹簧有限公司,98%的员工都是老员工。用员工们的话说:“我们舍不得离开,在这里,就是一个家,离开了家,就意味着漂泊……”
施萍华认为,现代企业不能全由老板一个人负责,应该让员工共同参与,只有这样,才能调动各方的积极性,才能让企业长久地运营下去。
出任公司总经理至今,施萍华慢慢接过了父亲手中的接力棒,矢志不渝地发展壮大企业。如今,已经完成了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施萍华,并非整天奔波在销售途中或生产车间,她分设了两位副总,每位副总带领一个团队,平时由副总负责生产和经营,只有决策企业未来发展方向时,施萍华才会发声……
打破外贸“0”的突破
其实,在施萍华入主常州气弹簧有限公司之前,公司已经是中国国内气弹簧界的隐形冠军。1991年,常州气弹簧有限公司正式成立,1994年,产品成功打入南京依维柯,并且成为南京依维柯的免检供应商;1995年成为大、小金龙的供应商,1996年被郑州宇通选为合格供货商,1997年携手沃尔沃,1998年联手比亚迪,2006年进驻高铁……
随着施萍华的回归,公司迎来了新的变化——拓展国际领域。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,常州气弹簧有限公司的外贸业务总额已经突破百万元,占据公司的总体销售额虽不大,却已经实现了外贸“0”的突破,产品成功进入了意大利、韩国、新加坡、沙特、南非等诸多市场。
“我们的目标是学习和追赶德国的先进气弹簧生产企业——斯泰必鲁斯,目前,我们产品的质量已经可以和斯泰必鲁斯的产品抗衡,但是在某些参数方面还有差距,这就是我们坚持发展外贸的原因之一,通过国际渠道,了解世界先进的技术,从而改善自己的产品,最终一举超越。”施萍华对企业的掌控已经日趋成熟。
为了赢得未来的市场,施萍华聘请了年轻的生产副总,对产品的零部件进行开发,同时,返聘年逾古稀的技术专家,共同研究产品,以期完成气弹簧领域的另一次革新,促使产品成为市场的新宠。
“企业不能只靠我一个人,需要团队的力量,尤其是在讲究高品质的今天,我们会抱团作战,面向未来。”外表柔弱的施萍华,说出了掷地有声的话语,“家庭也是如此,需要大家的齐心协力。对于企业和家庭,我都会不离不弃,这是我的承诺。”
后记:每一个创二代的内心都有着一个坚强的自我,施萍华说:“压力大的时候,就和亲朋好友一起旅游,放松心情,归来后,我又是一个充满能量的勇士”。这就是施萍华,一个接手家族企业创二代的写照。